當周杰倫遇上討厭的英語字彙
雲林縣文昌國小音樂教師 林思宏老師
緣起
筆者自小學習古典音樂,受其薰陶甚深,休閒、抒壓少不了音樂,即使讀書、準備考試時也有音樂為伴,音樂帶給筆者極大的正面影響。其中,巴哈、莫札特及貝多芬的曲目,最常被筆者選為伴讀音樂,也確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如今在教職崗位上,發現許多學童愛聽的是流行音樂,也喜歡在讀書時聽音樂。筆者希望藉由個人專業與實際經驗來探究:音樂是否有助於英語字彙的記憶?而哪些類型的音樂又最適合作為學習英語時的背景音樂呢?
音樂V.S.記憶
筆者於此間蒐集了許多相關資料,發現國內外均有為數不少的研究證實:音樂在人類學習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如能集中注意力、提升語文學習成效、提高閱讀記憶…等,此間最著名者,莫過於近幾年紅透半邊天的「莫札特效應」(Mozart Effect)。
外國學者Rauscher於《自然》期刊上發表其研究結果指出,莫札特的音樂能提高大學生空間智力測驗的分數達八至九分,經媒體大幅報導後廣受矚目,其他學者也競相投入相關的研究,陸續發現:學鋼琴的兒童和學習電腦或其他課程的兒童相比,他們的空間和時間智力進步了約36%,並且所增加的智力可以持續一天以上。這些研究結果發表之後,美國許多公立學校開始播放莫札特音樂做為學習時的背景音樂,同時也表示學生的注意力和在校的表現的確獲得改善。
以電腦分析許多作曲家的作品,發現並不一定是莫札特的音樂才有此效果,許多和莫札特音樂曲風類似的古典音樂,也可以改善人們各方面的表現,如巴哈的音樂即和莫札特的音樂具有極相似的特質。
近代的音樂教育學家則認為,自小實施音感訓練對語言的學習大有助益,能夠促進和開發記憶力,亦有學者大力主張音樂能增進語言藝術的學習。巴哈、莫札特、韋瓦第的樂曲可刺激腦部細胞的活化,長期薰陶下,自然能提高記憶力;文中另提及浪漫派樂曲對於提高記憶力的成效最佳、演奏手法多變化的樂曲,正可訓練大腦對符號的解讀能力。
至於流行音樂方面,國外學者大多認為音樂會分散注意力,且人體受到了節奏瘋狂、旋律紊亂的頻率刺激,可能會造成記憶力減退的現象;然而,國內也有許多教師持不同的看法:他們在觀察學生、與學生對談中發現,當學生身心俱疲時,流行樂能振奮精神、引起專注力。在英文的學習上,流行音樂更是幫助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大助力。由於旋律韻律的顯明,學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英語口語表現的抑揚頓挫;也因為對歌曲的喜愛,想了解出現在歌詞中某些英語字彙的意義,開始進入英語的世界,自然而然也能熟記這些字彙。
音樂V.S.英語字彙
為了解音樂對學生在英語單字記憶上,是否與其他的學習同樣產生影響,筆者邀集三個班級一同進行施測,欲避免單次施測產生的偏頗,故進行三次測驗,分別相隔一週的時間。首先從教育部於2004.5.16公布的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最基本之1200字詞」中,隨機抽樣選出90個英語字彙,並分配為三次施測所用,亦即每次施測均使用30個英語字彙。
第一次施測,三個班級在記憶英語字彙時均不播放音樂;第二次及第三次施測時,A班級不播放音樂、B班級播放古典音樂、C班級則播放流行音樂。以後兩次施測的結果與第一次做比較,觀察何種音樂情境最有益於英語字彙的記憶。其中,使用的古典音樂包括巴哈的《C大調第一號組曲(BMV 1066)》及貝多芬的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(op.61)》;使用的流行音樂則包含了周杰倫、蔡依林、王立宏、孫燕姿……等歌手的歌曲。
比較其結果,在不播放音樂的班級,後兩次施測的分數約比第一次增加5分;在播放古典音樂的班級,增加的幅度約為5~6分;而播放流行音樂的班級,則明顯地增加了10~11分。
筆者於過程中觀察三個班級的同學、事後並與其對談,發現不播放音樂班級的學童參與的意願較低,施測的過程中容易分心、注意力鬆散;播放古典音樂班級的學童表示音樂很好聽、很吸引人,在記憶過程中表情愉悅、專注力充足,情緒較為穩定、不易被外界干擾所波動;而播放流行音樂班級的學童施測過程感覺精神飽滿、活力十足且躍躍欲試,同時也表示期待下一次的施測,且每次施測完畢後都想繼續聽音樂。
綜上所述,流行音樂對英語字彙的記憶有較大助益,其次為古典音樂,兩者均優於不播放音樂的情境。
音樂V.S.教學
根據許多對大腦的研究顯示,音樂是由左腦掌管,而語言、邏輯的學習則為右腦掌控,值得注意的是,左右腦合作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全盤能力和效率。理論與實務能夠相互結合,的確足為一位身在教學最前線的教師感到欣慰,他人的研究與自己的親身體驗能夠相互呼應,使筆者更有信心提出建議,與所有的教學者共同勉勵及分享。
音樂向來被認為具有轉換心情的功能:柔和的音樂使人心神安定、激昂的音樂令人充滿鬥志,清新的音樂使人情緒舒暢、活潑的音樂令人感到鼓舞歡欣。在學習英文(或其他科目)的同時,教師若能細心觀察,善用適合的音樂情境,必對教學成效及學童的學習效率有事半功倍的幫助。如前一節課剛打完一場躲避球賽,學童心情浮躁,此時便可在教室中播放輕柔的古典音樂,幫助學童收心、集中注意力,提高其學習成效;若前節課因被責罵而心情沮喪,教師則可選擇先播放快節奏的流行音樂來鼓舞士氣、忘卻煩惱,這麼一來學童便能以較愉悅的心情參與這一節課的活動,學習效率自然提升。
許多家長反對孩子邊唸書邊聽音樂,亦有部分教師排斥在教學時播放音樂。然而身為新時代的教學者,不妨以更開放的心胸來嘗試新的理論、體驗新的發現。有可能您會驚訝的看見:巴哈讓孩子記住了更多的英語字彙呢,周杰倫使孩子更愛學英文!~~轉載於屏東縣英語教學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