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賽德克.巴萊》這麼難都能完成,證明台灣電影有能力
這個島嶼上的人們,很久沒有如此相信一個人。
因為《海角七號》,台灣人認識了魏德聖與果子團隊;為了《賽德克.巴萊》,全台灣甘願等三年。
從負債200萬剪出第一個5分鐘短片開始,魏德聖就不斷刷新台灣影史紀錄。
耗時12年籌畫、10個月拍攝、累積1萬4180次拍攝、3801個鏡頭,消耗2047卷、長達72萬呎的底片,等於從台北到雲林的距離。
「這些都已經是不可破的紀錄了,」魏德聖細數。
「台灣沒有過這麼大成本製作的電影,《賽德克.巴萊》已經是台灣電影的里程碑,」台北電影節策展人塗翔文肯定地說。
但從一開始,多的是不看好的閒言閒語。魏德聖為求逼真,花了8000萬搭霧社街景;為營造壯觀的叢林戰畫面,一個景動輒調度100多人上山,據製片黃志明估計,一個人的交通食宿一天就要近千元,每多拍一個月就多欠6000萬。
這還沒完,殺青後,還到北京、澳洲、新加坡做特效、混音。成本不斷向上堆疊,以致於不斷傳出果子電影欠薪、停工等負面消息。
魏德聖坦言,為了籌錢,他嘗盡人情冷暖,憋了一肚子氣。「我不是傲氣,而是窩囊氣!」
他直言,政府喊文創產業喊這麼大聲,為什麼不把錢直接給做文創的人去發揮,而是把錢做創投?
「現在才說要投資,之前很困難的時候怎麼不說呢?我多想在那些人面前講:『你要投資,但我不缺了!』 」
所幸,《賽德克.巴萊》的完成有如實現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寓言:
「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時,整個宇宙都會幫你完成。」
拍攝過程很苦,但果子團隊收成很甜。
繼6月中正式預告片引起熱烈回應後,8月《賽德克.巴萊》更入圍世界三大影展之一威尼斯影展競賽片。
去聽魏導演演講時,他還在煩惱錢,現在,看到他的辛苦堅持有了迴響,真的替他高興!٩(●̮̮̃•̃)۶..
9月中下旬分〈太陽旗〉〈彩虹橋〉兩集上映。
【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.gvm.com.tw 】